饥饿和痛苦像梦魇一般纠缠着吴庆通。
2005年11月,浙江农业大学原校长夏英武教授告诉吴庆通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:学校已研制出一种“高抗性淀粉大米”,糖尿病人吃了可以降低血糖,而且多吃也不易升高,可以吃饱。那时,“高抗性淀粉大米”还在实验阶段,外面想买也买不到,幸运的吴庆通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。两年多来,他坚持每天都吃,不仅能三餐正常吃饱,而且血糖也逐步降低至正常,胰岛素的剂量已从原来每日56个单位减少到26个单位,减少一半还多。因为能吃饱了,吴的体重也从124斤增加到145斤,更重要的是,生活质量明显提高。
这种神奇的大米就是“宜糖”米——不仅能让糖尿病人吃饱,还会降低餐后血糖。
如今,随着“宜糖”米的正式上市,已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糖尿病患者通过口口相传,也开始吃上了这种新大米。
今年69岁已有10年糖尿病史的老杭州张大伯,就是在今年初偶然了解到这种“宜糖”米的。3个月吃下来还真管用,在和以前同样服药的情况下,他的病情已经平稳,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分别从去年8月的8.2和12.1降到了今年3月的5.3和6.7,胰岛素用量也从原来每天20个单位减到了16个单位。
抗“饿”又降“糖”
“目前,初步统计有近2000人在吃我们的‘宜糖’米,一般两个月就能‘吃’出效果,如餐后血糖降低了,原来溃烂的伤口渐渐愈合,在药量减少的情况下血糖也能平稳控制了,脸色红润了,体质也恢复了,人的心情自然也好起来了。”绿巨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开盛告诉《浙商》。
“宜糖”米究竟是怎么做到既让糖尿病人吃饱又能降低血糖的呢?
先来看看普通大米,它的主要成分是淀粉,其中抗性淀粉含量很低,一般在1%以下,日常优质米都在0.5%。大米从嘴里进入人体到胃、小肠,再到大肠,绝大部分淀粉在胃和小肠就被酶快速降解成葡萄糖,两个小时内很快被人体消化吸收,只有一小部分则可逃避酶的降解而进入大肠,被大肠微生物发酵利用后最终排出体外。前者叫可消化淀粉,后者则叫抗性淀粉,是在健康个体的小肠中不能被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。而“宜糖”米是通过诱变技术的方法,使稻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得到大幅提高的一个新品种。经检测,宜糖米的抗性淀粉含量在8%至10%以上,是普通优质米的50倍以上。“宜糖”米具有独特的淀粉结构,表现耐消化,显著减缓糖的生成速度。相应地,米饭吃下去后就能延缓它在胃和小肠里的消化时间,不仅大部分消化的速度变慢了,而且还有一部分没有被消化的,则进入大肠发酵利用,而发酵不会产生糖,产生多种短链脂肪酸,有利于人体的肠道健康。由此就可以大大减少饭后血糖增加的量和降低血糖指数升高的速度。同时由于它在胃和小肠的消化时间延缓,使糖尿病人在饭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感到“饿”。
“把‘宜糖’米熬成稀饭变冷后,上面厚厚的一层,像果冻一样,这一层营养特别好。如果烧成米饭,就要趁热食之,一旦冷了就回生了,这就是高抗性淀粉米的特性,也是最简单的鉴别方法。”徐开盛如此描述他和农民亲手种植出来的“神奇大米”。
浙江纳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杭州天目山路398号尚坤大厦201室
联系人:封利萍
联系电话:0571-88852393
手机:13388611516
传真:0571-88192160
邮箱:1007104025@qq.com
康到家绿色功能食品专卖店:
http://shop35420433.taoba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