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友质疑火车迟到不退票 专家称动车例外为利益
12月1日,最新修订的《铁路旅客运输规程》和《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》实施,对改签等方面作出调整。其中,动车组与普通列车“待遇”不同等规定引起网民热议。带着诸多疑问,新华社记者对铁路管理部门、专家进行了采访。
疑问一 “坐火车迟到票作废”是霸王条款?
铁路新规:普通列车火车票退票、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。也就是说如果赶不上火车,车票将作废。以前误了车,只要是在开车后2小时以内,都可改签。
网民质疑:“坐火车迟到票作废”被网民视为霸王条款。其实坐火车如同做生意订合同,本是双方的事。可现在不管老百姓同意与否单方面把规定改了。未经听证有违民主。
相关回应:铁道部门负责人说,新规是在中国高铁发展迅速、动车组大量开行的条件下修订的。普通列车火车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,也是基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。普通列车在高峰时期,一般是满负荷运行,所以不能随意改签。
专家观点: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孙章认为,铁路部门忽视了“怎样与消费者对接,怎样与民情沟通”。
疑问二 动车票不作废是为哪般?
铁路新规:乘坐动车的乘客如果错过了车次,持动车组列车车票可以改签改乘当日其他动车组列车,不受限制。
网民质疑:为什么只有普通列车火车票作废?对于收入不高而又错过了时间的人来说是雪上加霜,没有考虑部分消费者的权益啊……持低票价席别的乘客不得在高票价座位的车厢停留,普通列车乘客或持低票价席别车票的乘客难道就低人一等?
相关回应:动车组是公交化、高密度运行,像京津城际高铁,每10分钟一趟,强大的运力使旅客具备了改签的条件,方便了旅客。
专家观点:孙章说,新规取消普通票晚点改签的权利,保留动车组晚点改签的“特权”,“嫌贫爱富”违背了社会和谐的主流价值观,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。
疑问三 票不退,那火车晚点要赔偿?
网民质疑:有次坐火车回家,往返都晚点一个多小时,是否该赔偿?允许乘客的车票作废,列车晚点不赔,是不是严以群众,宽以待己?
相关回应:目前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。
专家观点:孙章说,在西班牙火车只要晚点5分钟就可以退票。“乘客迟到往往也并非自愿,而是交通堵塞等原因造成。”有业内人士认为,新规在春运期间可能会临时变更,方便乘客。